曼生之书欣赏

首页 > 曼生之书

   

    清代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,主要表现为碑学对帖学的取代,乾隆后发现出土大量的前朝碑碣、墓志、金石等文物,为书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,得以溯流寻源,从秦篆、汉隶中汲取养分,书风由帖学的内秀转向碑体的刚劲雄强、气度恢宏。陈曼生便是清代书法审美转变中重要的一员。

    陈曼生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名鸿寿,字子恭,号曼生,为著名的“西泠八家”之一。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。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。他的隶书清劲潇洒,结体自由。穿插挪让,相映成趣,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。他广泛学习汉碑,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,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、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。笔画圆劲细插,如银画铁钩,意境萧疏简淡,雄浑瓷肆,奇崛老辣。陈曼生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的特点,说明他有创新的勇气和才能,但在结字和章法上,用笔仍然属守古法,笔笔中锋,力透纸背。其篆书略带草书意味,喜用切刀,运刀犹如雷霆万钧,苍茫浑厚,爽利恣肆,使浙派面貌为之一新,浙中人多学习他,对后世影响较深,与陈豫钟齐名,世称二陈。行书清雅不俗。蒋宝龄《墨林今话》中说:曼生酷嗜摩崖碑版,行楷古雅有法度,篆刻得之款识为多,精严古宕,人莫能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