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形典故

首页 > 合欢壶(朱泥)

合欢壶(朱泥)典故

       陈鸿寿(陈曼生)在溧阳为官,上任伊始,便遇到运送「白芽」贡茶上京之重任。因「白芽」乃是每年皇家钦点的名贵贡茶,须在清明之前作为十纲贡品茶中第一纲运至京城。曼生不敢怠慢,召集故友亲朋,全力以赴,经过征集、挑选、包装,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,终如期而至,龙颜大悦。

      消息传来,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,曼生设宴以贺。席间,曼生一时兴起,挥毫泼墨,写下「八饼头纲,为鸾为䍿,得雌者昌」之墨宝。好友郭通提议,何不造壶以载此喜?曼生喜不自禁。席间鼓乐欢天,乐手执大镲卖力敲击,声音洪亮悦耳,曼生乃性情中人,下席亲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,欢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
      大镲凹凸有致,合则响,合而美。

      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,奏响人间欢乐,遂以合镲为样,合欢为名,设计出合欢壶,以朱泥造之,通体大红,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。此紫砂壶极富天趣,取皆大欢喜之意,适用于节庆、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。

      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,故此壶风格绮丽,所谓雾余水畔,红杏在林。典美精工,余味无穷。拥此壶而品茗,必逢喜悦之事。捧壶把玩,有如重回当年曼公呼朋唤友鼓乐欢天之场景,喜不自禁由壶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