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《曼生遗韵》繁体版澳门发布会
文人美学 以壶为门
——温壸知新:文人美学谈
中国古典的文人美学生于日常,围绕日常之物,文人构筑起独特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;因文人美学而生之物,又反向影响着日常生活,造就了诗意的生存状态。明清以来,最具代表性者莫过于陈曼生与曼生壶。清中期文人陈曼生,引领一众文人寄情紫砂,融诗文书画之功于紫砂工艺,优游自适。曼生壶,作为文人美学的彰显,美用一体,道器合一,有“文人紫砂”之誉,引得为世代文人藏家追逐不止。
时光流转,存世曼生壶日益减少。近代海派绘画大家唐云先生,深具洒脱不羁的文人气度,对曼生壶一见倾心,倾尽毕生之力寻得八把,因以 “八壶精舍”为斋号。唐云收藏曼生壶数量之多、品质之精,独步宇内。他用曼生壶品茶、待客,更以壶为友,日日把玩拂拭。曼生壶承载了陈曼生的文人美学之道,借曼生壶,唐云与陈曼生两位文人隔百年光阴而能神交,正所谓“器以载道,道由器传”。
唐云先生百年之后,八把曼生壶捐献杭州政府,藏于唐云艺术馆。曼生壶走出了日常,寻常人难以真正切实感受其文人美学风范。唐云艺术馆八壶精舍,耗时近十年打造摹古曼生壶,使其能回归日常的生活,令时人得以触摸这文人美学之物。同时,“八壶精舍”还邀请文人、艺术家、书法篆刻家、紫砂学者、茶人等从诸多角度解读曼生壶的人文价值,集结出版为《曼生遗韵》一书,中文繁体版于2019年春在台湾发布。
适逢澳门出版协会、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“2019年春季书香文化节”活动,“八壶精舍”携《曼生遗韵》新书参与活动。3月23日下午,以“温壸知新:文人美学谈”为主题,澳门茶艺协会李显仁常务理事、黄小美监事长,香港茶文化院叶荣枝院长、台湾冶堂主人何健及西湖左岸文化机构刘钧深先生,就曼生壶与文人美学展开深度的探讨,以壶为门开启文人美学之道。在书香茶韵之中,赏文人美学之壶,话文人美学之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