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曼生与紫砂壶(三)

首页 > 壶中别有日月天


图:曼生紫砂像


       解读曼生壶,曼生壶铭是极其重要的途径。也能寻找到陈曼生介入紫砂壶艺术的目的。曼生壶铭,好比是曼生壶最直接的解释,是曼生壶艺术的自我表述。

图:油画作品《向唐云先生致敬》【八壶精舍】收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高宾(台湾) 

**以下铭文根据资料整理**



“试阳羡茶,煮合江水,坡仙之徒,皆大欢喜”;(紫合欢铭文拓片) 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“八饼头纲,为鸾为凰,得雌者昌”; (朱合欢铭文拓片)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曼生壶铭文赏析:

汲直式:“苦而旨,直其体,公孙丞相甘如醴”;

方 壶:“内清明,外直方,吾与尔偕臧”;

钿盒式:“钿合丁宁,改注茶经”;

乳瓯式:“乳泉霏雪,沁我吟颊”;

春胜式:“宜春日,强饮吉”;

横云式:“此云之腴,餐之不瞿,列仙之儒”;

 

“有扁斯石,砭我之渴”; (扁壶铭文拓片)
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“不肥而坚,是以永年”; (瓢壶铭文拓片)
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
曼生壶铭文赏析:

半瓜壶:“梅雪枝头活火煎,山中人兮仙乎仙”;

半瓢式:“曼公督造茗壶,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羼泉清玩”;

果圆式:“中有智珠,使人不枯,列仙之儒”;

却月壶:“月满则亏,置之座右,以我为规”;

周盘式:“吾爱吾鼎,强食强饮”;

半月瓦当:“不求其全,乃能延年,饮之甘泉,青萝清玩”;

方 壶:“方山子,玉川子,君子之交淡如此”;






“饮之吉,瓠瓜无匹”; (匏壶铭文拓片)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
“煮白石,泛绿云,一瓢细酌邀桐君”; (提梁壶铭文拓片)
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
曼生壶铭文赏析:

镜瓦式:“日之光,泉之香,仙之人,乐未央”;

曼生壶:“在水一方”;

葫芦壶套环钮:“为惠施,为张苍,去满腹,无湖江”;

棋奁式:帘深月回,敲棋斗茗,器无差等”;

圆珠式:“如瓜镇心,以涤烦襟”;

井栏提梁:“左供水,右供酒,学仙佛,付两手”;

镜瓦式:“鉴取水,瓦承泽;泉源源,润无极”;

 

“笠荫暍,茶去渴,是二是一,我佛无说”; (笠荫壶铭文拓片)
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



“汲井匪深,挈瓶匪小,式饮庶几,永以为好”;(井栏壶铭文拓片)


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


 

曼生壶铭文赏析:

百衲式:“勿轻短褐,其中有物,倾之活活”;

汉方壶:“水味甘,茶味苦,养生方,胜钟乳”;

石铫式提梁壶:“君子有酒,奉爵称寿”;

仿古井栏:“维唐元和六年,岁次辛卯,五月甲午朔,十五日戊申,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井阑并石盆,永充供养,大匠储卿、郭通。以偈赞曰:‘此是南山石,将来作井阑。流传千万代,名结佛家缘。尽意修功德,应无朽坏年。同霑胜福者,超于弥勒前。’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,为寄沤清玩”。

       这些铭文,有结合壶式的点睛之笔,也有抛开壶式的神来之笔,有仙、有佛、有儒;有道家养生延年的格调,也有儒家君子道德的标榜。其出句,不离茶与壶,单刀直入,切于题而合乎度;其比兴联想内涵深邃,却又举重若轻,虚实相间,深刻诙谐,不失意趣。总而言之,是将入世与出世结合在情趣上,落实于生活本身。这是曼生壶铭的精神世界,也是曼生壶点铁成金的超拔之处。

       从曼生壶铭的内容上看,都从茶事本身出发,引出风雅、哲悟、养身、怡性的话题,并没有后世有些铭文完全脱离茶事本身直接以抽象作命题的隔离。以生活为本位,亦即深刻而不离当下,最后以一丝会心微笑为结尾,余韵无穷。

       日用而脱俗,清淡而尊贵,低调而高洁,直率而思辨,立足于生活本位,肯定于现世价值,以情趣为表象,以出世为标榜,以调和为基调,曼生壶铭的内涵外延不外乎此。

(节选自严克勤文章:《志于道 游于艺——陈曼生与紫砂壶》)


图上:油画《八壶精舍夜景》  【八壶精舍】收藏               台湾艺术家王高宾作品


图上:油画《唐云艺术馆》  【八壶精舍】收藏               台湾艺术家王高宾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