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义杰

首页 > 陶艺界


我的陶



    回忆在学校求学时,,经过陶艺教室,总是觉得这是一门很无趣的课,总是快快走过,避之唯恐不及,谁也没想到,这陶艺竟成了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功课,到现在还没停止,我想以后还会继续到我老死吧。 
    陶艺对每一个陶艺工作者的魅力,应该都是陶土跟釉药与火结合后深深不可预测的本质吧! 每一次烧窑和每一次出窑,都是一段未知的旅程,到达目的后,呈现在前方的永远是另一段未知的旅程,妳不知旅程有多长,和你会到达目的与否,但是下一段旅程,永远却吸引妳。
    当初我的陶艺老师作出一把把精致可爱的小茶壶,我的眼睛为之一亮,想说陶艺怎会可以这样真是好有.............趣。与当初的印象完全不一样,就这样开始我的陶艺生涯,回想做陶的六千多个日子里,愈深入土里遇发令人深省,这土里蕴藏许多人生的道理,值得作陶艺的人自己慢慢发现品尝,再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场。
    陶艺的婆娑世界中,我有时漫不经心的走着,有时我走的很快,有时很慢,有时只是站在原地发呆,有时埋头苦干。但是不管怎样,妳手中永远有一团土,等待着你开始一段精彩的独舞。只有你和泥土的独舞,伴奏着是妳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窑火圆舞曲,但是这个舞会只有你是主角,其他的人都是观众,你必须为自己演出,自己欣赏,当你完成表演时,才去寻找自己的观众掌声,回报如此稀落,却值的全力以赴。
    正因如此,在作陶的旅程中你会遇到许多和妳同行的旅客,有时他们会中途下下车浏览一下风景,有时在车上打个盹,有时安静的看着车外的飞逝的线条,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色,不轻易换车,因为这台车永远会搭载你到未知的绝景。
    这就是陶艺,我的陶艺,只到我要去的目的,如果你有空的话,欢迎一起来!!
作品的特色,我看过邱焕堂老师(陶艺讲座)书里一句话,他利用拉胚组合的方式,作出很多有趣的陶作,他说只要有想法,拉胚并不一定只能做出圆的作品 给了我很大的启示。我深深爱上为这个想法而去实验,所以我利用拉胚作出很多拉胚,变形造型作品头、鱼、鸟、青蛙、猫、石头、猴子佛头、猫头鹰等。
    利用拉胚造型后,加上适当的釉药表达,作出大众很容易接受的作品,让更多人搭上这台陶艺列车,喜爱陶艺,然后...  再深入泥土的结界中,这是我的想法,也是目的,我觉得艺术总是寂寞,所以作品要好客。
    深邃的艺术视界,开启人生中的慧眼,深耕生命中的几何,需要一些接引,这是我能做的,我也愿意做,我的作品中,只是利用拉胚变形所产生的一些线条 技巧点出想要诉说的形象而已,没有太高的诉求、期待,这也不会太沉重,欢喜一些,把陶镶崁在生活里,把平实镶崁繁华里,也把古代镶崁在现代里,不发光而发酵,我有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过,在古时候,大山大水纠结处,有一侠士,左手持刀,右手持剑,我这样期许自己。